新葡萄8883官网AMG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代码:0812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求实、创新、奋斗与协作精神,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计算机高级技术人才。学位获得者应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计算机系统及应用方面的专门知识;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动向;熟悉现代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具有独立从事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分析与设计,以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具有独立的学习和研究能力、明确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较强的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技术创新的基本职业素养,具有法律意识和学术道德;具备独立撰写中、英文科技文章的能力,以及良好的中、英文学术交流的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崇尚科学,恪守学术道德,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扎实、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相关的专门知识、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具备专业写作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4.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具有脚踏实地、严谨求实的学风和高尚的职业道德,身心健康。
二、学科简介及研究方向
(一)学科简介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创建于1982年,是国内较早设立该专业的高校之一。本学科于1986年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科下设立计算机方向,招收首批硕士研究生,并于2003年以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独立招生。2018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目前,本学科已形成稳定的教学和科研队伍,现有教授8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1人),副教授近30名,博士(含博士后)近30名,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20余名,并与德国洛特林根大学信息学院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每年互派教师、研究生、本科生进行教学与学术交流,同时聘请多名国外知名教授为我院客座教授。
近年来,本学科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改委、科技部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60余项,科研经费1000余万元。多项研究成果获得政府及行业奖项,包括: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在国内外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100余篇被三大检索收录,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围绕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包括信息安全保障技术,网络信息监测技术,网络系统抗毁技术,密码协议设计与分析,信息隐藏与检测技术,电子商务与商业智能技术、新一代网络技术、新一代计算技术、云计算与物联网安全、大数据安全等。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理论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专业知识,掌握安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手段,熟悉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产品,并能够独立从事计算机网络与大型信息系统安全设计、工程开发与系统安全管理等工作。
2.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围绕计算机视觉与图像处理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图像理解、多源信息融合、物体识别和目标检测、语义分割、运动和跟踪、三维重建、虚拟现实、视觉问答、动作识别等。培养学生掌握图像处理技术(如图像编码技术、图像增强技术、图像恢复技术等),图像分析技术(如图像分割技术、目标表达技术、目标特性分析技术等),图像理解技术(如景物重建、场景解释、目标识别等),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等,具备利用这些技术解决纺织服装行业及其他行业中图像视觉类问题的能力。
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展开研究,包括大数据的采集、传输、处理、应用及云计算应用技术,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及云服务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深度学习等。培养学生掌握云计算和云服务技术、移动开发与架构、软件架构等云计算领域的核心技术与应用的能力,掌握大数据的架构原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使学生具备通过虚拟化将大数据资源以云服务模式提供给用户的能力。
三、培养年限
本专业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5年。
四、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负责制。导师负责研究生学风和学术道德教育、制定和调整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组织开题、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等学业,及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在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导师的指导作用,又要特别注重硕士生自学、独立工作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学分要求和课程设置
(一)学分要求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原则上不超过1年,通过考试或考查必须至少修满30学分,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不少于9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其中科研与学术活动2学分,教学与社会实践1学分。课程学时和学分的对应关系为18学时计为1学分。
(二)课程设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 类别 |
课程名称 |
课程 编码 |
开课 学期 |
学分 |
学时 |
考核 方式 |
备注 |
学位课 ≥18 |
公 共 课 ≥8 |
第一外国语 |
091001 |
1-2 |
5 |
108 |
考试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101002 |
1 |
2 |
36 |
考试 |
|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工类) |
101003 |
1 |
1 |
18 |
考试 |
|
专业课 ≥10 |
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 |
081002 |
1 |
2 |
40 |
考试 |
|
矩阵分析 |
082003 |
1 |
2 |
40 |
考试 |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072001 |
1 |
2 |
36 |
考试 |
|
分布式系统 |
072002 |
1 |
2 |
36 |
考试 |
|
高等计算机体系结构 |
072003 |
1 |
2 |
36 |
考试 |
|
非学位课≥9 |
专业 选修课 |
高级人工智能 |
072005 |
1 |
2 |
36 |
考试 |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072006 |
2 |
2 |
36 |
考查 |
|
现代软件体系结构 |
072007 |
2 |
2 |
36 |
考查 |
|
数据库系统理论与实践 |
072008 |
2 |
2 |
36 |
考查 |
|
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 |
072009 |
2 |
2 |
36 |
考查 |
|
并行计算 |
072010 |
2 |
2 |
36 |
考查 |
|
搜索引擎原理与技术 |
072011 |
2 |
2 |
36 |
考查 |
|
嵌入式计算机系统设计 |
072012 |
2 |
2 |
36 |
考查 |
|
机器学习 |
072013 |
2 |
2 |
36 |
考查 |
|
机器人学 |
072014 |
2 |
2 |
36 |
考查 |
|
多源信息融合 |
072015 |
2 |
2 |
36 |
考查 |
|
物联网技术 |
072016 |
2 |
2 |
36 |
考查 |
|
信息安全 |
072017 |
2 |
2 |
36 |
考查 |
|
现代密码学 |
072018 |
2 |
2 |
36 |
考查 |
|
模式识别原理及应用 |
072019 |
2 |
2 |
36 |
考查 |
|
数字图像处理 |
072020 |
2 |
2 |
36 |
考查 |
|
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 |
072021 |
2 |
2 |
36 |
考查 |
|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
072022 |
2 |
2 |
36 |
考查 |
|
专业外语——科技交流与科技论文写作 |
072023 |
2 |
1 |
18 |
考查 |
|
Web开发技术 |
072024 |
2 |
2 |
36 |
考查 |
|
Python技术项目实践 |
072025 |
2 |
2 |
36 |
考查 |
|
软件系统开发项目实践 |
072026 |
2 |
2 |
36 |
考查 |
|
必修 环节 ≥3 |
科研与学术活动 |
听学术报告6次 |
1-4 |
2 |
提交报告单 |
|
教学与社会实践 |
辅助本科教学;参与社会实践 |
1-4 |
1 |
提交考核单 |
|
前置 课程 |
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 |
|
注:1.研究生课程编码按《新葡萄8883官网AMG研究生课程编号编码规则》执行。
2.学位课原则上安排在第一学期,非学位课安排在第二学期。
六、培养环节
(一)论文开题
1.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题,选题方向必须符合学科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阅读与课题相关的高水平文献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文献应不少于50%,近三年文献占30%以上。
2. 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查阅文献及实地调查,概括并梳理论文所涉及课题的研究历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位论文选题,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学位论文选题时要注重学科性、前沿性、创新性、重要性和可行性。
3. 论文开题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之前进行。学院成立硕士学位论文开题评审小组,硕士生应向评审小组汇报论文开题报告,评审小组进行严格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评审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进行论文开题汇报,仍不合格者进行分流处理。
(二)中期考核
硕士研究生在论文开题6个月后,提交论文中期进展报告,报告应包括:论文工作是否按开题报告预定的内容及论文计划进度进行;已完成的研究内容,参加的科研学术情况;目前存在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案等;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研究内容。
根据论文中期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发展,允许学生对论文开题时的论文选题(题目、内容、研究计划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时,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应与中期考核后确定的学位论文的内容基本一致。
学院成立考核小组,对硕士生提交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进行严格审查。审查合格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不合格者予以警告并限期整改,重新提交报告,再次审查仍不合格者进行分流处理。
(三)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参照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规定执行。通过答辩后,校学位论文评定委员会根据答辩委员会的意见以及学院学位分委会的审核意见并按照有关规定做出是否授予学位的决定。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应在修完学位课程并完成规定学分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导师应全程对学位论文质量把关。
(一)选题与综述的要求
学位论文可以是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工程应用研究。鼓励对学科前沿和学科交叉渗透领域的研究。硕士生应尽可能参与指导教师和所在单位承担的重要科研课题,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硕士生在广泛阅读与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文献的基础上,阐述课题相关研究背景、意义、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二)规范性要求
学位论文应是硕士生在某个具体研究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工作的总结,是衡量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学位论文应包括标题、中英文摘要、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学位论文格式参照校研究生院相关规定执行。
(三)质量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下列四个方面满足质量要求:
(1) 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了解国内外研究动态,对文献资料的评述得当;
(2)学位论文具有新的见解,基本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研究开发或实验工作充足;
(3)学位论文反映出作者已掌握本学科,特别是本研究方向上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初步掌握本学科特定方向上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科研或承担工程技术工作的能力;
(4)学位论文行文流畅,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表明作者已具备学术论文写作的能力。
八、论文发表要求
申请学位前,应在科技核心以上级别刊物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注:论文需本人为第1作者,或本人为第2作者时导师为第1作者。论文第一单位必须为新葡萄8883官网AMG。《新葡萄8883官网AMG学报》和EI检索收录会议论文等同科技核心期刊。
九、毕业及学位授予
在规定年限内修满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盲审、预答辩和答辩,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学术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毕业,授予相应学术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十、其它
本培养方案从2018级研究生开始执行。